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英文:Center for Social Security Studies of Wuhan University, 缩写:CSSS)成立于1993年,2000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拥有社会保障专业和公共经济管理专业两个博士点,拥有公共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全国唯一的社会保障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社会保障学科还被列入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加以建设。2004年,中心又成为国家“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基地,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社会保障研究创新平台。中心现有研究人员71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35人,兼职研究人员36人,80%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目前中心主任为向运华教授,中心副主任为张奇林教授、王增文教授和薛惠元副教授。
2003年以来,中心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50余项,总经费4000多万元;出版著作和教材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30余项,其中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2篇。中心非常重视与实际部门的合作,先后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报告100多份,被全部或部分采纳;每年与实际部门合作撰写《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并联合召开成果发布会,受到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广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外,中心研究人员还担任多个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高校的顾问与学术兼职。通过开展资政服务活动,中心提高了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政府决策的能力,成为全国知名的社会保障思想库和高端智库。2015年在全国参与评估的15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中心获评优秀,综合排名全国第八,其中社会服务能力排名第六,决策支持能力排名第五。中心在2016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成员单位的基础上,2017年入选高校高端智库联盟成员单位,智库建设初显成效。根据浙江工业大学全球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中心在全国大学智库中综合排名第41名。
另外,中心还主办《社会保障研究》和《管理研究》(集刊)两本学术期刊,其中《社会保障研究》目前为CSSCI来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