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0日 湖北新型智库平台 作者:吴海波

作为继“211”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转型的重要目标与举措。多年来,通过实施“211”“985”等重点工程建设,一批高校和学科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发展,并同时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但与此同时,学科建设方面重复交叉、竞争不足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发展模式、改革实施方式等。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双一流”建设设想。其目的旨在培育若干所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并最终于21世纪中期将我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实施“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强化目标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新型智库在服务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独特作用,正是成就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1 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 


1.1 高校新型智库的内涵与外延

智库,通常称之为“智囊团”“思想库”,通俗讲,又被称之为“顾问班子”,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专门从事原创性、开拓性、引领性研究的决策咨询机构,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各省市的社会科学院等。这类机构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汇集到一起,运用其集体智慧和专业才能,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外交、国防、军事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提供决策咨询依据、建设性意见建议和可行性发展方案。

所谓高校新型智库,是指依托高校各专业、各学科领域的优质人才资源组建的以研究各种政策并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现代专业思想库和智囊团。其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各省市社会科学院等智库的相同点在于,都以战略问题和政策研究为主要任务;不同点在于,高校新型智库功能除了为国家、地方及高校本身的发展建言献策以外,还承担着一般性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多重任务。由此可见,相比于普通智库而言,高校新型智库在综合性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方面优势更为明显。高校新型智库的“新”,主要体现为功能定位的新、研究内容的新、研究方法的新,即在功能定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更多元化的特点,而多元化的功能特点正是它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根本所在。

1.2 “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双一流建设”,是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而“一流大学”则是“一流学科”的目标与方向;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作为基础和抓手。因此可以说,建设“双一流”的前提和基础是建设“一流学科”。那么,什么样的学科才能算得上是“一流学科”呢?2017年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指出,一流学科是指学科水平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中进入前列,或者国家急需、具有重大的行业或区域影响、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学科。所谓进入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前列,通常以是否进入美国科学基础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为评判标准。以此为标准,我国目前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科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前提和基础。一所高校要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首先必须有足够多的一流学科。但是不是有了一流学科就一定是一流大学呢?答案是否定的。除了在学科方面有足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外,作为世界一流大学,还应该在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成果转化、对外交流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这也正是双一流的建设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

1.3 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的互动关系

高校新型智库促进和引领“双一流”建设发展,“双一流”建设蕴育和支撑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作为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智库组织,高校新型智库的功能定位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定位有诸多契合点。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实践经验来看,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之间至少存在3个共同点。

第一,就目标任务而言,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既高度吻合,又相互支撑。高校新型智库的建设目标是要将智库研究产生的成果服务于社会,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由于智库成员来源于高校教师队伍,因此,同时它又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目标任务。在这一点上,高校新型智库的建设内容与“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它们又相互支撑。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本身就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之一;与此同时,“双一流”建设最终能否达成目标,又很大程度上依赖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驱动和保障。

第二,就体制机制而言,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具有高度的协同性。体制机制是高校新型智库发挥建言献策功效的基础和根本,一个智库强不强、有没有影响力,在推动行业发展方面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取决于该智库是否构建有能调动智库成员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对于“双一流”建设而言,体制机制的重要性同样也不例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体制机制是“双一流”建设成败与否的根本保证。因此,就运行本质而言,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具有高度的协同性。

第三,就发展战略而言,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与“双一流”建设都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就战略任务而言,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和“双一流”建设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优秀人才。所不同的是,高校新型智库更多地通过科研实践培养人才,而“双一流”建设则依托教育、教学、科研等多种手段共同培养人才。


2 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推动高校新型智库服务于“双一流”建设,不仅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双一流”建设目标、明确“双一流”建设途径和强化“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必然选择。

2.1 必要性分析

2.1.1 有利于完善“双一流”建设目标 “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建成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一个学科好不好,关键看该学科是否为国家急需、是否优势突出、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或者说该学科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是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这又取决于该学科是否有拔尖的人才、优秀的团队和顶尖的成果。一所大学强不强,同样也取决于是否有拔尖的人才、优秀的团队和顶尖的成果。拥有拔尖的人才、优秀的团队和顶尖的成果恰恰正是组建高校新型智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无论是一流学科还是一流大学,把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将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确立为“双一流”建设的任务之一,“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才是全面和完善的。

2.1.2 有利于明确“双一流”建设途径 “双一流”建设能否达成目标,关键看建设方法与建设途径是否科学合理。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内涵发展,而不在于外延扩张;即不仅在于投入了多少资金、发表了多少论文、出版了多少专著、编著了多少教材、获取了多少成果,更在于培养了多少优秀的人才、创造并转化了多少实用的成果、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多少智慧。后者恰恰是高校新型智库的发展目标和内在要求。由此可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与“双一流”建设在具体实施路径和建设途径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1.3 有利于强化“双一流”建设成效 “双一流”建设最终是否有成效,关键看建设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即学科优势与特色是否明显改善、学校影响力与知名度是否得到提升。而这两大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有赖于高校新型智库的引领、帮扶与推动。

2.2 可行性分析

2.2.1 政策上可行 2017年1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实施办法》指出,要“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行业企业加强与高校合作,协同建设”。由此可见,推动“双一流”建设不是某一个机构的事情,更不是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团体的事情,它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在高校,包括新型智库在内的各级各类机构和全体成员都应该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

2.2.2 功能上可行 高校新型智库的基本功能定位

在于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服务社会,即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又发挥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多重功能。依托上述功能,无论是高校新型智库产出的成果,还是输送的人才,亦或是输出的服务,都能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帮助。

2.2.3 经验上可行 一所高校能否列入“双一流”建设名单或者某一学科能否被认定为“一流学科”,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就包含了新型高端智库的支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所以被列入“双一流”建设名单,一定程度上与这两所高校拥有诸如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等众多高端智库密切相关;中国人民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复旦大学的政治学之所以能列入一流学科,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上述两学科分别有重阳金融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之类的高端智库为支撑。总之,过往的实践经验表明,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


3 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功能定位与目标方向


功能定位是目标方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功能定位明确,目标方向才可能更清晰、更科学、更精准。

3.1 功能定位

相比于社会智库而言,高校新型智库在学科、人才和对外交流方面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高校新型智库不仅学科齐全、人才密集,而且对外交流广泛。依托该优势,高校新型智库至少在4个方面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必要的服务。

3.1.1 高校新型智库是“双一流”建设的“智囊团” 之所以说高校新型智库是“双一流”建设的“智囊团”,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校新型智库作为汇集各类专家学者的“思想库”,它本身就具有为“双一流”建设出谋划策的功能。众所周知,高校新型智库是思想较为独立的研究机构,能够做到以独立的思想服务“双一流”建设决策、指导“双一流”建设实践,比如为“双一流”建设制定发展规划、拟定发展方案、编制发展计划等;另一方面,高校新型智库作为高校全面发展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能为“双一流”建设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无论是建设“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都必须围绕高校的五大职能,即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而展开。无论是教育教学、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亦或是服务社会,又都离不开高校新型智库的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持。

3.1.2 高校新型智库是“双一流”建设的“催化剂” 高校“双一流”建设最终能否达成预定目标,一定程度上与高校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成效密切相关。国内第一批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实践表明,高校新型智库是“双一流”建设的“催化剂”。如果高校拥有影响力强大的新型智库,其“双一流”建设可能就会不走或者少走弯路,否则就可能遭遇挫折、面临困境。道理很简单,因为高校新型智库既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更是宣传“双一流”的重要名片。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众多国内985高校的实践表明,无论是“一流大学”还是“一流学科”,都需要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高端智库为支撑。

3.1.3 高校新型智库是“双一流”建设的“加速器” 一方面,依托其所具备的咨政建言、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等功能,高校新型智库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能及时解决“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并根据建设目标与规划,提出实践操作性强的对策建议,为加速“双一流”建设步伐贡献才智。另一方面,高校新型智库围绕“双一流”建设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建言献策,能快速、及时地报送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双一流”建设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3.1.4 高校新型智库是“双一流”建设的“反哺器” 上述3个方面的功能定位表明,高校新型智库既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工具。也就是说,“双一流”建设必须以高校新型智库为依托。反过来,如果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好了,它又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营养和保障。“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包括办学条件、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诸多方面。对照高校新型智库的功能定位,不难发现,高校新型智库至少能在学科水平、办学质量、主要贡献、国际影响力等4个方面反哺“双一流”建设,成为“双一流”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3.2 目标方向

3.2.1 要为“双一流”建设做好前瞻性研究 如何建设好“双一流”,无论是国内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实践,还是国外的相关建设实践,都无法为我们提供全面、现成的经验借鉴。因此,面对“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与重点,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该在通盘考虑“双一流”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创新性、前瞻性理论研究为抓手,着重帮助“双一流”建设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3.2.2 要为“双一流”建设做好对策性研究 高校新型智库在服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基础性研究,同时更要注重应用对策研究。研究选题的选择,要以问题为导向,深挖“双一流”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将“双一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开展“研以致用”的实践性、运用性研究。

3.2.3 要为“双一流”建设做好对针对性研究 高校“双一流”建设牵涉面非常广泛,涉及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问题纷繁复杂。因此,高校新型智库的研究重心要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要着力研究解决“双一流”建设面临的大事、急事和难事,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要直面“双一流”建设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深入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研在点子上、参在关键处”。


4 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选择


刘延东同志指出,智库要做改革发展决策方案的建言者、政策效果的评估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这为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

4.1 以“瞭望者”身份服务“双一流”建设

所谓“瞭望者”,是指登高望远的人。也就是说,高校新型智库要成为“双一流”建设的“千里眼”,要站在更高的位置、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双一流”建设的发展趋势与规律。为此,高校新型智库应具有全局观与全域观,从全球范围出发,分析研究世界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把好舵、定好调,引导“双一流”建设明确方向、确定道路和选好途径,以此破解我国“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方向性发展困境与问题。

4.2 以“参与者”身份服务“双一流”建设

高校新型智库不是以旁观者,而是以参与者、亲历者、亲为者,即主人翁的身份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将所做的每一件工作融入到“双一流”建设中,处处为“双一流”建设着想。具体而言,也就是要求高校新型智库利用自身人才优势与综合智慧,把“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对不同问题的不同见解加以专门化和专业化的梳理,使各方意见达成趋同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面性和可行性,进而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必要咨询服务。

4.3 以“监督者”身份服务“双一流”建设

高校新型智库不仅是“双一流”建设的瞭望者、参与者,更是“双一流”建设的“监督者”。高校新型智库是一个相对独立且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它有资格有能力以“第三者”身份作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监督者。这是“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高校智库的责任和义务所在。作为权威性监督者,高校新型智库必定要比其他机构、组织对“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得更深更透,通过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监管部门,可使上级部门乃至国家层面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

4.4 以“评估者”身份服务“双一流”建设

《实施办法》指出,要“加强过程管理,实施动态监测,及时跟踪指导。以学科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开展对‘双一流’建设的中期和期末评价”。问题是,谁来对“双一流”建设做出评价。基于客观、公正的考虑,很显然是第三方。那么这个“第三方”又是谁呢?当前,社会上并不存在专门从事评估“双一流”建设效果的评估机构。在此背景下,“第三方”的角色就落在了兼具专业性与独立性特质的高校新型智库身上。作为专业水平较高的学术团体,高校新型智库担当此任可谓责无旁贷。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评估应该采取交叉错评的方式进行,既不是互评,更不是自评。


5 进一步推动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要进一步强化高校新型智库自身建设

打铁还得自身硬。高校新型智库要想真正成为“双一流”建设的“瞭望者”“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估者”,首先自身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同时还得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

为此,各高校新型智库应该围绕“国家战略急需、行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发展定位,以建成世界一流高端智库为目标,找出差距、找准路径,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

5.2 要进一步提升高校新型智库服务能力

自2015年以来,开展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已5年有余,5年多来,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成效可谓有目共睹,无论是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还是体制机制、规划方案,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距离真正“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全面服务于‘双一流’建设”等时代需求,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此,有必要以“重点建设一批高端智库”为目标,以解决当前智库所面临的人才短缺、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积极性不强为抓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高校新型智库的服务能力。

5.3 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新型智库的资金投入

为了推动各类智库建设,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了不少资金,为建设好、发展好高校新型智库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从现实需求来看,当前我国高校新型智库所需建设资金还远远不够;资金投入与产出不匹配以及资金的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还非常突出。为此,各级政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高校新型智库发展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尤其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同时更要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经费投入和成果产出相匹配的资金投入机制。

5.4 要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服务氛围

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具有良好的服务氛围和服务环境是基础和保障。首先,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激励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强化人才保障等手段,努力营造高校新型智库关心支持“双一流”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其次,要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组织保障、统筹学科建设、深化综合改革等措施,为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总之,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是一件涉及面非常广、内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各智库等多方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各主体要从破解外部约束与实施综合改革着手,在构建高校新型智库与“双一流”建设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新型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作者系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胡梁
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今日头条号
  •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9号湖北省电视大楼 邮编:430071
  • 联系电话:027-87329652 电子邮箱:JCYXX_TG@QQ.COM
  • 版权所有: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
  •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165号
  • 鄂ICP备14020307号-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