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野下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趋势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对CSIS研究报告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9日 湖北新型智库平台 作者:李继萌 吴绍忠

0 引 言


智能时代,美国情报界十分重视利用新兴技术提升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优化情报工作。2019年1月22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美国国家情报战略》,重点关注了人工智能、自动化和高性能计算等新兴技术给情报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通过对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在单项技术层面,学界多集中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情报应用进行研究,对生物技术等其他关键新兴技术关注不足。黄敏聪利用文献调研、比较分析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国家情报体系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系统研究;谢琪彬从伦理困境、应用困境等角度对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美国情报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剖析;ChristianHHeller认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于支持危机响应、情报管理,使海军陆战队更加灵敏、灵活和致命。另外,在技术体系层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IARPA)等情报机构的研究机制和情报技术项目以及美国科技情报工作制度,缺乏从智库视野出发的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体系的系统梳理。

本文选取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系列研究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是美国综合排名较高的政策研究型智库,主要研究有关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事项,制定着眼于未来的政策倡议。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21年1月28日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20》中,美国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CSIS)是2016-2019年国防和国家安全卓越中心,在2020年全球智库综合排名中位列第4。此外,CSIS也是2020年拥有最佳对外关系/公众参与计划的智库,也是2020年最佳区域研究中心。第二,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于2020年3月5日成立了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重点探讨新兴技术对美国情报界的影响和应用。自成立以来,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共发布了4份研究报告:《情报优势:美国情报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2020年4月17日发布)、《收集优势:利用新兴技术进行情报收集》(2020年7月13日发布)、《分析优势:利用新兴技术来转变情报分析》(2020年10月9日发布)、《保持情报优势:通过创新重新构想和重塑情报》(2021年1月13日发布)。从情报流程、情报威胁、新兴技术、情报文化等多种不同视角审视了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工作。因此,该智库的上述研究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透视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的发展水平。综上所述,本文以CSIS上述4份研究报告为基础,结合美国相关官方文件和新闻媒体报道,分析美国情报新兴技术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新兴技术的情报应用提供有效建议。


1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简介


1.1 人员构成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主要通过召集情报、技术以及国家安全等研究领域专家,讨论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为决策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战略情报,以指导美国在日趋复杂的竞争中保持情报优势。工作组成员既包括中央情报局、国防情报局和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等政府机构前高级官员,也包括科技行业领导人士以及大学高级研究人员(见表1)。美国前国家情报局首席副局长斯蒂芬妮·奥沙利文(Stephanie O'Sullivan)和前国家安全顾问兼中央情报局副局长、现任国家情报总监艾薇儿·海恩斯(Avril Haines)共同主持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日常工作。另外,工作组研究专员迈克尔·艾伦(Michael Allen),目前担任灯塔全球战略(Beacon Global Strategies)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也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前办公室主任。杰森·马瑟尼(Jason Matheny)曾任国家情报局助理局长兼情报高级研究项目活动主任,也是乔治城大学安全和新兴技术中心创始人。斯蒂芬·斯利克(Stephen Slick)是前中情局秘密服务官兼国家安全委员会情报计划和改革高级总监,目前担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情报研究项目主任。因此,该工作组的研究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未来美国情报界发展趋势和战略视野。

表1.png

表2.png

1.2 工作任务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认为必须推进情报技术变革,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美国情报竞争优势、确保国家安全利益。因此,该工作组主要研究任务是探索新兴技术如何应用到情报工作中,为决策者提供有效战略情报。帮助情报界抓住技术提供的机遇,提升情报创新能力。

在新兴技术方面,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主要聚焦于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多模态传感器和高级数据分析。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在美国情报工作中的直接应用。另外,还包括增材制造(3D打印)、量子系统、5G网络、机器人、微型化和纳米技术,以及合成生物学等。在2020年10月15日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关键与新兴技术国家战略》中,上述技术基本居于美国关键和新兴技术(C&ET)清单前列。其次,在情报工作方面,该工作组主要聚焦情报收集、分析以及制作情报产品的流程。另外,反情报和秘密情报行动也有所提及,但并非研究重点。

截至目前,该工作组已经进行了一年的研究工作。从情报收集者、情报分析师、政策制定者等不同角度研究情报技术变革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创造性的建议。不仅对美国情报技术变革具有重要影响,也为我国科技创新带来些许启发。

1.3 引文来源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4篇研究报告的引文来源广泛(见表3),可划分为国家机构、调研访谈、新闻网站、智库报告、期刊书籍以及私营公司等类型,占比分别为39.5%、35.3%、8.3%、7.5%、6.0%、3.4%。其中,国家机构引文类型占比最高,主要包括来自情报机构、专门委员会以及美国其他政府部门的创新战略文件以及门户网站公告等。相较而言,来自新闻网站、智库报告、期刊书籍、私营公司的引文数量较少,分别为22条、20条、16条和9条。从引文类型上看,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研究报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政策导向性。

表3.png

1.3.1 国家机构 在国家机构的105条引文来源中,来自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引文数据量最多。其中,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的《AIM倡议:利用机器增强情报战略》和《在情报界推进云计算的战略计划》引用频次最高,分别为35次、11次。另外,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NSCAI)、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NSC)、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CRS)的引文数量也大于10条。主要涉及与人工智能、国家安全相关的研究报告,例如“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工智能的第一季度建议的总结冶等。

1.3.2 调研访谈 来自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调研访谈的引文数量有94条,也占据了较大比例。主要包括与美国国防和技术公司、合成生物公司、人工智能安全软件和分析公司、情报组织等机构的研究访谈和深入讨论等。工作组利用调研访谈收集的资料属于一手数据,据此作出的判断和结论更具有实践意义,能够帮助深入了解新兴技术以及潜在的情报应用。

1.3.3 新闻网站 在22条来自新闻网站的引文中,美国“防务一号”(Defense One)网站包括9条、占比最高。该网站创始执行主编凯文·巴伦(Kevin Baron)曾在NBC新闻和MSNBC的国家安全/军事分析员,并且曾任五角大楼新闻协会副主席。另外,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也注意到了Tech Crunch、英国科技新闻评论网等科技类新闻媒体,以及War On The Rocks等其他军事类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

1.3.4 智库报告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还引用了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智库新美国基金会(NewAmerica)、兰德公司(RAND)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等9家智库的研究报告。其中,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2017年7月发布的《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引用频次最高。另外,智库新美国基金会(NewAmerica)翻译中国智库的《人工智能安全白皮书》也受到了工作组的重点关注。兰德公司(RAND)2017年发布的《信号情报在公共领域日益普及》、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人工智能监视的全球扩张》也出现在工作组研究报告的引文来源中。

1.3.5 私营公司 Primer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机器智能公司。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研究报告引用了Primer公司2019年3月21日的博客———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帮助我们思考"Smarter",而该博客撰稿人布赖恩·雷蒙德(BrianRaymond)曾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中情局任职。博客中明确指出“美国情报界的未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利用新兴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有关冶,并对新兴技术在情报界应用的优势进行了展望。

1.3.6 期刊书籍 期刊书籍类引文来源基本都属于科技商业领域,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主办的《技术评论》、哈佛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等期刊。其中,“中国卫星利用量子密码技术在大陆之间进行安全视频会议冶等期刊文献引用量较大。另外还包括Paul R. Dougherty和H. James Wilson的《人类+机器:人工智能时代的再造工作》,以及李开复的《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中国、硅谷和新世界秩序》。通过上述期刊书籍引文来源,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赋予了更多的关注度和基于技术视角的分析。 


2 CSIS视野下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美国情报界十分重视情报创新,致力于利用新兴技术对整个情报流程实现优化。利用新兴技术强化美国相对于战略竞争对手的情报优势,与外国盟友和商业部门等展开广泛的科技合作。然而,美国情报界自身抵制变革、厌恶风险的情报传统文化却是阻碍其进行技术变革的最大障碍。

2.1 利用新兴技术优化情报收集、分析、发布等流程 美国传统的情报模式是一个线性过程,认为情报是通过任务分配-收集-处理-利用/分析-传播(TCPED,tasking,collection,processing,exploitation/analysis,and dissemination)产生的。在传感器和大数据激增的世界中,AI和云计算、高级传感器等新兴技术改变了美国情报机构收集、处理、发布情报的方式。

首先,情报收集是为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情报报告的第一步。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在2021年1月13日发布的《保持情报优势:通过创新重新构想和重塑情报》研究报告中指出,情报机构利用AI、多模式传感器、云计算和高级分析等新兴技术来优化和指定情报收集的内容,更加适合情报用户的需求。例如,AI技术帮助自动化、加速处理指数级增长的数据。网络化多模态传感器能够同时收集不同形式的数据,实现情报数据的数量、质量方面的进步等。

其次,新兴技术不仅可以改变情报收集的方式,还有助于优化情报处理和发布流程。2019年1月16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AIM倡议:利用机器增强情报战略》,指出情报机构需要在云技术和数据服务方面加大投资,将有助于“利用独特的数据收集和洞察力、以机器速度提供决策优势”。情报分析师采用深度学习算法挖掘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推断目标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可视化技术更清晰、更深层次地展现情报产品。另外,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结合情报分析师自身优势,有助于增加推理过程的严谨度。2020年4月17日,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发布的《情报优势:美国情报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报告中指出:利用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帮助分析师审视分析过程和逻辑思路,克服认知偏见、强化批判性思维。

2.2 利用新兴技术强化美国相对于战略竞争对手的情报优势 美国情报界长期以来一直重视评估外国武器系统和国防工业背后的科技应用,并且利用人工智能和可视化等技术以增强对战略竞争对手的洞察力。2020年7月13日,在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发布的《收集优势:利用新兴技术进行情报收集》研究报告中,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外国情报竞争对手”,密切关注中国和俄罗斯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在情报行动中的应用。例如,“中国和俄罗斯利用新兴技术侦查、否认、扰乱和欺骗美国情报行动”。基于此,美国情报界通过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整合到政治和军事战略分析中,以识别外国假情报活动,洞察战略竞争对手的计划和意图。另外,数据的爆炸式增长,超出了情报分析师的分析能力。美国情报界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自动化挖掘海量数据背后深层的情报信息,以适应外部威胁环境,为领导人及时提供决策支持。另外,利用数据可视化等工具构建外国领导人的决策过程网络。帮助预测政治趋势以及影响外国领导人决策的相关因素。最终目的是使美国获得相对于战略竞争对手的情报优势。正如研究报告中所述,“美国情报界(IC)必须优先考虑研发和应用这些‘飞跃式爷技术,以在未来几十年中获得决定性的情报优势(即超过中国)’”。因此,工作组还建议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通过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NCSC),专门培养面向中国的情报人员,包括中文能力和对新兴技术的理解等。

2.3 重视与外国合作伙伴、商业部门和研究界建立技术合作关系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收集优势:利用新兴技术进行情报收集》研究报告中指出,美国情报界必须深化和扩大与盟国情报部门的关系,扩大情报获取的范围和质量。美国与五眼联盟(FEFY)、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以色列以及亚洲盟国合作,以情报共享为中心,共同构思和开发利用新兴技术,建立全方位情报伙伴关系。包括与盟国和合作伙伴同步其主要技术投资,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程序开发以及战略研发等。另外,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改善与美国盟友和合作伙伴共享和联合开发情报的方式。目前美国正在与以色列、新加坡和北欧国家等合作,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进情报创新。在当前信息环境大背景下,商业部门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生产较高质量的情报产品。情报机构与商业部门、研究团体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能够确保美国相关技术创新满足情报工作需要,为技术驱动的情报界提供动力。这些商业公司包括美国主要的技术巨头、传统的国防和情报公司、投资和风险投资部门,以及数百家提供AI产品的小型公司。除商业部门外,美国许多联邦资助的研究和发展中心、国家实验室、大学附属研究中心、学术机构等也处于情报应用技术开发前沿。

2.4 抵御变革、厌恶风险的美国传统情报文化阻碍新兴技术应用工作 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指出,“美国情报界(IC)没有技术问题,它有文化问题”。如何改变情报文化,使其对新兴技术更加开放和包容是美国情报界(IC)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传统情报文化抵御变革、厌恶风险,导致部分情报机构对新技术、新信息的接受度不高。情报政治化等美国官僚机构的负面影响持续存在,减慢了技术进步、情报改革的步伐。另外,情报分析师本身更加依赖传统的情报流程和技术方法,不信任价值不明确的新技术。上述因素都会阻碍情报机构和分析师将新兴技术整合到日常情报工作中。2021年1月13日,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发布《保持情报优势:通过创新重新构想和重塑情报》研究报告认为,美国情报收集和分析部门是围绕特定的情报收集和分析任务而建立的,数十年来积累了独特的专业知识和情报文化。通过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变革情报任务,可能会削弱原本从事此类工作的机构的作用,导致成员对现状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需要持续多年的投资支持,并且在不断尝试中实现在情报工作中的灵活应用。然而,美国情报机构的领导者通常只任职两到三年,其中多数不愿将本就紧张的时间和资源用于任务回报不确定的新技术上,更不愿意承担失败的风险。因此,工作组建议重塑美国情报文化,从最高层开始,通过官僚机构推动改革、鼓励创新。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新兴技术协助情报任务的能力,改变他们对情报创新的不情愿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精通数字技术的团队。


3 CSIS视野下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下,美国情报机构的工作任务需要进行调整。基于此,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了近百条具体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推进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情报目标不断增加、安全威胁快速变化,需要重新确立情报优先事项,分配情报收集和分析资源。以往美国情报机构研究重点主要在战略竞争对手、恐怖主义、网络虚假信息等方面,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迅速转移至大流行病和生物威胁上。2021年1月27日,众议院常设情报常设委员会主席众议员亚当·希夫发布声明,“情报界应当将气候变化作为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拜登总统决定下令就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进行国家情报评估至关重要”。未来几十年里,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将在美国国家安全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和计算能力的进一步融合,能够在生物传感、生物地理定位和DNA数据存储和传输等方面提供新的情报收集优势。2018年公布的美国《国家生物防御战略》中提出建立生物防御指导委员会来协调联邦政府和情报界的工作,提高生物防御风险能力。另外,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认为,美国情报机构下一步应当与商业生物技术公司建立生物技术公私伙伴关系,大力发展对美国国家安全有积极作用的新兴生物技术。

3.2 重视新兴技术在开源情报(OSINT)领域的应用 目前,美国情报机构偏好人力情报,通过信号截获等手段制作秘密情报报告,对开源情报(OSINT)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开源情报的质量、相关性和及时性日益提高,未来美国情报界工作重点将是利用新兴技术推动开源情报在整个情报任务中发挥更广泛、更核心的作用。并且将开源情报与传统的秘密情报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另外,在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背景下,情报人员借助新兴技术处理开源情报,能够在远程非机密条件下制作出高价值情报产品。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提出了三种构想,以推动开源情报的利用:一是建立独立的开源情报局(OSIA),将开源情报融入与日常的情报流程和秘密评估工作中。二是将开放源中心(OpenSourceCenter,OSC)保留在情报机构中,但分配给美国国务院。为国务院的公共外交任务服务,同时仍将在情报产品制作、技术开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将开放源中心(OSC)移至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使其成为与国家反恐中心等机构类似的独立中心。另外,还建议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指定一名专门负责开源情报工作的领导者,推动将开源情报整合到情报部门工作流程和分析产品制作中。

3.3 培养STEM专业技术人才 美国国土安全部科学技术局(DHSS&T)鼓励美国大学生学习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专业(即STEM)。此前,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发布的《联邦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5年战略计划》明确指出,“美国要想保持其在世界上的卓越地位,就必须继续在STEM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为了吸引人才,加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目的是开发用于国土安全的尖端创新技术、提升全球竞争力。然而,STEM计划与情报界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许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的学生临近毕业时才开始与情报机构接触,对情报界使命和职责了解甚少。另外,科技公司有时提供比情报机构更好的待遇、更高的薪水。上述因素共同导致技术人才流失。基于此,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提出以下建议:一是CIA实验室和IAPRA之类的情报研究与开发机构应与美国大学合作,共同开展情报技术研究,尤其是AI技术领域。二是情报机构应建立学术外联办公室,安排驻校情报官员,以及在校园举办情报专题讲座等。三是情报机构应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暑期实习项目的数量。四是情报机构应为25至50名来自顶级大学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毕业生创建奖学金计划。五是情报机构应为情报专业人员和私营部门创新者提供经验学习机会,支持人才交流、轮换。


4 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孙子·谋攻篇》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通过梳理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借鉴其有益经验、取长补短。下一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自身优势,从开源情报、人才培养、情报工作和军民融合等不同角度提出未来发展对策。

4.1 利用新兴技术高效处理开源情报,提供高质量数据流 在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发布的4份研究报告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如何帮助开源情报在整个情报任务体系中发挥更加广泛和核心的作用。与秘密情报相比,开源情报具有时效性强、来源稳定等优势,在军事、警务、反恐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另外,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背景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发挥开源情报在国家安全情报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5G时代,随着传感器和大数据的激增,海量开源情报数据早已超出情报分析师处理、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范围。并且存在许多虚假信息和噪音,对情报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需要借助新兴技术加快开源情报数据处理的速度、规模和方式,开发更多支持开源情报分析的工具,为情报工作提供高质量数据流。借鉴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总结的有益经验,我国可以利用新兴技术在如下方面对开源情报进行高效处理:第一,利用机器学习等算法验证开源情报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加速处理开源情报中不断增长的非结构化文本;第三,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识别开源情报中的伪造信息,确保数据和情报的真实性。

4.2 加强情报技术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国家安全战略 借鉴美国情报界有益经验,鼓励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专业的人才进入情报领域工作。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塑造情报机构的多学科背景。除了吸收外部人才以外,情报学自身教育工作也要注重提升内部情报人员技术素养,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并且加强人才培养与职业需求的衔接,建立情报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机制。例如,在大数据时代,情报技术人才需要熟练掌握数据挖掘和分析等专业技能。高校情报学专业通过增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设置,可以为情报技术领域培养更多高精尖人才。2017年10月29日,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7)达成的《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中明确指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应当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与安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在经济、科技等诸多方面施加压力。2021年2月10日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新闻中提到,拜登下令成立国防部中国特别工作组,重点工作是对抗中国的努力。我国迫切需要加快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情报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研究,培养国家安全领域的情报技术人才,从而有效防御外国远程网络渗透以及间谍情报行动。

4.3 综合情报分析人员和新兴技术优势,优化情报工作 情报分析人员的优势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获取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对发展前景和情报目标的洞察力等方面。另外,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能够辅助情报分析人员更好地完成情报工作,具体包括:第一,自动化执行任务,短时间内处理海量数据,为分析人员节省更多时间。第二,扫描、发现被标记为异常的关键信息,为分析人员提供早期指标和预警信号。第三,为分析人员提供更智能的信息搜索,根据特定分析需求构造搜索结果,实现智能查询。第四,帮助分析人员对情报目标保持持续感知态势,进而发现模式、趋势和相互关系。第五,可视化展示情报目标之间的关系和网络,辅助分析人员推断其中关键影响因素。第六,实时监控目标环境的新变化,及时发现异常行为,防止微弱却重要的信号在日常情报工作中被遗漏。因此,新兴技术在情报工作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下一步应当继续塑造鼓励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探索新兴技术应用于情报工作的多种方式等等。更重要的是,借助新兴技术塑造分析人员科学的分析思维,帮助其克服对既定分析路线的锚定偏见,减少“先入之见”甚至情报失误的情况发生。

4.4 推进军民情报融合,打破文化壁垒 正如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在2020年4月17日发布的《情报优势:美国情报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所指出的,我国在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享有结构性优势,即军民融合。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背景下,综合民用和军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能力,助力国防建设。目前,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商汤集团5家企业已经建设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另外,我国5G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有助于国防领域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从国家竞争的角度来说,推动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军民融合,能够有效防御美国情报行动。军民融合提供了将新兴技术应用于情报任务的优势。同时,情报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也被认为是情报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国家发展大局,融合军民情报机构情报优势,实现资源互通。然而,我国军民情报融合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军民情报机构之间存在文化与体制壁垒等。另外,军事、公安院校与地方高校之间亟需加强情报协作交流。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呼吁成立“情报学”一级学科,进而推动军事情报、公安情报与科技情报、竞争情报等学科门类之间的情报共享。通过军民情报领域的深度融合,协同进行科技创新工作,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


5 结 语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是美国重要的政策研究智库,近年来多次开展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对中美关系具有重要影响。CSIS技术与情报工作组经过一年的研究工作,对美国情报界新兴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剖析。当前,美国情报界与外国盟友、商业部门和研究界展开了广泛的科技合作,针对整个情报流程利用新兴技术进行优化。然而,传统情报文化对其技术变革形成强大阻力。未来美国情报界将着力发展生物技术,推动STEM专业人才培养与情报界人才需求的对接,并且越来越重视新兴技术在开源情报(OSINT)领域的应用。在中美科技对抗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重视开源情报,培养高端情报技术人才。另外还要注意发挥军民情报融合的优势,助力国防、经济建设。


作者分别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研究中心主任,网络空间安全与法制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胡梁
来源:《情报杂志》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今日头条号
  •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9号湖北省电视大楼 邮编:430071
  • 联系电话:027-87329652 电子邮箱:JCYXX_TG@QQ.COM
  • 版权所有: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
  •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165号
  • 鄂ICP备14020307号-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