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的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1日 湖北新型智库平台 作者:郑荣,唐伟航,杨竞雄,张薇,常泽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建设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缺乏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质量智库。”我国大部分智库还处于建设初期,受困于内部能力不足和外部机制不匹配,单靠自身难以形成影响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引入其他主体与智库进行协作对于智库全面发展、提升影响力是完全必要的。李坤轩提出政府在与智库的协作中可采取开通智库成果的专报绿色通道、搭建专门综合数据平台、成立政府发展合作研究中心等措施。杜宝贵等提出高校智库协同建设是当前我国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海涛等基于协同视角提出了以智库、互联网企业、用户为主体的创新情报服务体系。程晓岚提出高校图书馆与智库之间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高钏翔等提出通过建立省域智库联盟可以有效实现咨政研究各环节优势互补、提高智库影响力。以上论文分析了智库与其他主体协同发展、提升影响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实施路径,但在机制构建方面讨论较少。基于多元主体协同视角进行智库影响力机制的构建可以形成资源、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协同整合,有利于弥补智库提升影响力过程中的不足。然而,各主体在性质、行为准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没有相关机制的引导和统一管理,势必会影响各主体之间资源的整合利用,阻碍智库影响力提升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智库影响力构成要素、影响因素以及智库影响力提升的相关主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的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为多主体达成资源、能力和社会职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统一,为实现智库影响力的全面提升提供参考。 

1 智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朱旭峰认为智库影响力是指智库通过一系列具体行为,使自身的研究成果对政策决策者产生影响,从而使政策制定过程按照智库的研究思路与政策主张进行。金芳等提出智库影响力是指智库运用自身研究成果对决策者或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层面产生影响的能力。而根据影响力作用领域的不同,智库影响力可以分为多项构成要素。对智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进行确认,有助于针对性地设计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智库影响力提升方案。首先,通过专家访谈对智库影响力的主要作用范围确认,笔者于2019年12月1日开始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家访谈,根据智库知名度、规模、研究成果数量等指标依次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对北京、上海等地相关智库的研究人员进行访谈并成功访谈15例(高校智库5例、事业单位智库4例、社会智库3例、企业智库3例),回答情况如表1所示。

1.png

同时《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应充分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相关职能。因此,基于访谈内容、指导文件以及相关文献的深入分析,本文将智库影响力分为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舆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五类,如图1所示。

图1.png

(1)决策影响力

决策影响力是智库在政策领域发挥作用的能力,是智库发挥影响力最主要和直接的表现途径,是智库影响力的核心。

(2)学术影响力

学术影响力是指智库通过科学性、专业性的研究成果提升自身公信力的能力,是智库学术建设能力的体现,也是各类政策研究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重要依据。 

(3)社会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是指智库通过理论与实践推动社会平稳发展的能力,具体表现在智库通过发挥促进经济提升、推动科技进步、缩小贫富差距等作用,从而推动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4)舆论影响力

舆论影响力是智库利用思想言论引导和影响公众思维、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智库的舆论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库的思想观点传播能力是否全面完善,能够让智库或其研究成果成为社会焦点。 

(5)国际影响力

国际影响力,顾名思义就是智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具有深度国际影响力的智库更容易在国际项目中占得一席之地,从而提升所属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2 智库影响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智库影响力作为一种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软”权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李宏等通过分析国外智库发展经验和运作机制,提出国内智库应在增强自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关注受众需求。陈升等提出智库研究人员发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对智库影响力起到直接影响。陈媛媛等提出智库影响力的提升与其“资能”质量密不可分。对于影响因素进行确认,有助于全面把握智库影响力提升过程,设计具体实施路径。笔者首先通过“您认为智库影响力受哪些因素影响”这道问题对同一批智库研究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专家对于智库影响力影响因素的见解,共得15份结果,访谈结果如表2所示。

2.png

同时,为保证影响因素提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理论。其中,“三圈理论”指出公共政策的顺利实行和推进需要组织综合考虑“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方面。而智库作为以研究公共政策为主的社会机构,使所提出的政策得到成功实施也意味着智库影响力的有效发挥,因此,“三圈理论”对于分析智库影响力影响因素也具有借鉴意义。基于“三圈理论”进行分析,智库要实现影响力的有效发挥,首先应确保研究选题具有公共价值,其次智库要具备推动研究成果传播和转化的资源与能力,最后智库要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双向沟通,获得支持。根据“三圈理论”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笔者将“研究人员水平”“信息资源质量”和 “资金来源多样性”三项代表资源质量的影响因素归纳为“资源水平”;而智库的各项活动效率是其内部能力的体现,因此将“选题科学性”和“选题实用性”归纳为“选题把握能力”,将 “成果传播效率”归纳为“成果传播能力”,将“成果转化效率”归纳为“成果转化能力”。最后沿用专家所提出的“受众认可度”和“产品市场成熟度”,初步确定资源水平、选题把握能力、成果传播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受众认可度和产品市场成熟度六项影响因素。 

2.1 资源水平

(1)人力资源

智库的人力资源大致可分为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两类,科研人员代表了整个智库的智力水平,智库的影响力提升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智库专家的质量和数量。而智库管理人员的存在提高了智库的运行质量,为智库提升影响力提供

后勤保障。 

(2)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智库研究活动开展的基础,对于信息资源的应用穿插在智库研究活动的每一步进程中。“及时”“全面”“有效”的信息资源是智库能够保持前瞻预测性、满足政府决策需求、提升研究效率的充分保证,保障了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发挥。 

(3)资金支持

只有具备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智库才能增强影响力提升的各项环节。除了足量的资金支持,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是智库独立性的重要保障。 

2.2 选题把握能力

智库在进行题目选择时要注意既要熟悉本国国情,又要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情要求智库结合本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和主要矛盾展开研究,这有助于智库引导社会发展,发挥社会影响力。具备国际视野要求智库具备全球格局,充分发挥自身国际影响力。 

2.3 成果传播能力

智库成果的传播过程是连接智库与受众的桥梁,也是连接学术界与决策层的桥梁。许多国际知名智库早已意识并开始加强传播机制方面的建设,这些智库能够拥有超强影响力,与它们完备的成果传播体系密不可分。 

2.4 受众认可度

受众认可度对于智库影响力的影响作用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高受众认可度增强了智库的用户向心力,使受众更易接受智库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建议;二、受众对于智库的研究成果产生认可,就可能产生分享意愿,从而形成智库成果的不定向传播,产生“一传十,十传百”的扩散效果,为智库发挥影响力提供了潜在受众。 

2.5 成果转化能力

智库最终能否使研究成果内涵的创新思想与政策主张进行实践转化,流向政府和社会,取决于智库的成果转化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增强了智库的成果转化效率,加快了智库影响力的积累速度,为智库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动力。 

2.6 产品市场成熟度

对于思想产品而言,产品市场是其生产者和消费者按照市场规则交易知识产品和思想的活动与场所的总称。成熟完善的产品市场能够优化配置智力生产要素,发挥智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发智库的各项影响力。 

3 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主体分析

多元主体是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的基础组成部分,各项方案策略的实施都是经由各参与主体而完成的,因此应选择与智库影响力提升密切相关的参与主体。李永先提出智库作为专业研究机构,其影响力由多种因素影响而成,这些因素即为利益相关者,是影响智库成果传播过程及受到传播过程和结果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因此参与主体可以从智库影响力提升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初步挑选。首 先,笔者通过“主要有哪些类型的用户采用贵单位的服务或者有哪些类型的机构与贵单位开展过资源、项目、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对同一批智库研究人员进行访谈,对智库日常接触用户及合作伙伴进行确认,共得15份结果。整理后结果显示,有77.3%的专家提到与政府保持有项目合作关系,60%的智库对企业经常开展服务,53.3%的智库与图情机构、媒体开展过合作,53.3%的智库开展了面向社会公众的政策咨询等服务。根据访谈结果与相关研究文献初步确定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的利益相关者,即各参与主体分别为智库、政府、媒体、图情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 

3.1 智库

我国智库建设已经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也暴露出了许多不足。理性分析智库的优势与不足,有助于智库与其他主体取长补短,实现有效协同。我国智库在提供决策支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咨政建言是智库的核心职能,相较于其它社会机构,智库在政策制定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可以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有深度的政策建议。同时,我国智库建设还存在许多缺陷,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智库的传播意识比较淡薄。我国大部分智库缺乏创新传播方式的积极性,传播手段较为单一,限制了影响力的发挥。第二,智库人才分布两极化。我国的智库人才主要集中于体制内智库,而体制内外的人才难以流通,导致许多缺乏人才的智库提供不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难以将产品转化为影响力。第三,智库建言渠道不畅。许多智库与政府并未建立起稳定有效的沟通渠道,增加了发挥影响力的风险。 

3.2 图情机构

图情机构是一种利用已有数据库或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文献服务、情报服务等内容的专业信息研究机构。图情机构能够对智库进行有力补充和提升,首先,图情机构可以成为智库重要的信息来源,这是由智库自身具有对于完善信息检索、信息处理功能的内在需求决定的。其次,图情机构作为经历了长期考验的信息研究机构,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可以帮助智库完善自身服务和组织架构。

3.3 媒体

媒体与智库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智慧资源,不同的是,媒体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者和生产者。媒体拥有着强大的传播力和成熟完善的传播渠道,而这也是绝大多数智库所缺乏的。在信息时代,智库需要借助媒体尽可能地拓展传播渠道。对于媒体而言,智库可以为其充实内容深度,制造热点,引发讨论。 

3.4 政府

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政府对于智库而言,既是资助者,也是合作者,同时还是最重要的受众,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之中,影响力名列前茅的智库基本都是由政府大力资助,且与政府沟通交流比较紧密的。对于智库而言,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支持可以保证智库正常运转、促进智库各项资源积累、提高智库成果转化效率。 

3.5 企业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间的国内竞争和国际化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占得先机,保持稳固发展,企业对于信息与决策辅助的需求不断上升,这就需要借助专业研究机构为其提供产品与服务。而智库同样需要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寻求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智库可以为企业提供经营战略、政策解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产业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信息与智力支持,而在服务过程中,智库可以根据研究成果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效果调整研究内容与研究偏向,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后续研究成果质量。 

3.6 社会公众

作为数量最庞大的群体,社会公众参与政策各项过程的热情与民主意识是制约智库影响力发挥的因素之一。如果社会公众对于政策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与意愿,那么智库也会相应产生向社会公众倡导思想理念的动力。而公众参与政策过程,也有利于改变一味以专家、官员为主体进行决策规划的做法,从而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政策相关群体的稳定性。

4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构建

4.1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构建思路

首先,本文根据专家访谈、文献回顾等方法结合分析了智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以及智库影响力提升过程的相关主体。其次,各主体可以通过人才、信息、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增强智库影响力影响因素,而影响因素则决定了智库影响力构成要素的发挥水平,因此可以通过“主体—影响因素—构成要素”的顺序形成实际有效的智库影响力提升路径。最后,以智库影响力提升路径为骨架,基于协同视角将资源、领域、能力互补的智库与各主体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从而增强智库发展宽度,促进智库影响力提升。

4.2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模型

构建协同提升机制,是为了挖掘属性不同、领域不同的单独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合作基础,并将其系统性地联合起来,最终实现“1+1>2”的效果。本文建立了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如图2所示。各主体以智库影响力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有效整合人才,优化人员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消除信息不对称;明确资金流向,优化资金引入体系;紧跟研究热点,结合公共利益;充分整合传播力,优化成果传播体系;加强与受众的双向沟通,注重形象建设;增强营销意识,构建多渠道成果转化模式;协作建设产品市场相关机构,促进产品市场规范化和体系化。各主体通过多方面协同增强影响因素,发挥影响因素对于各类智库影响力的促进作用,最终实现智库影响力全面提升。 

4.3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实现路径

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主要从资源水平角度、选题把握能力角度、成果传播能力角度、成果转化能力角度、受众认可度角度和产品市场成熟度角度六个方面具体实现各类智库影响力的提升。 

4.3.1 资源水平角度

(1)人力资源整合

首先,应建立“图情机构—智库—政府”三者合作的“旋转门”机制,基于优势互补的原则定期进行人员的交流互换,打造一支融合三方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拥有丰富政策制定经验、具备跨领域研究能力的政策研究人才队伍,同时提升智库的决策影响力与学术影响力。此外,智库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企业可以邀请智库研究人员对高层管理人员展开思维方式、分析方法、政策解读等方面的培训,并派遣企业骨干参与智库应用型问题分析,为智库提供实践经验。

图2.png

(2)信息资源整合

高效、全面的信息整合系统可以为各类智库影响力提升提供信息保障。智库与政府、图情机构、媒体、企业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协作建立具备信息交流、信息存储、信息共享等功能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为信息资源整合提供物理基础。此外,应对各机构数据系统的数据内容、结构形式进行融合与重组,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时利用。 

(3)资金支持整合

进行资金支持整合分为现有资金渠道整合和潜在资金来源整合。我国智库当前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应与智库明确资金用途、用量,合理分配,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此 外,智库与各主体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智库资金筹措方式,充分利用各领域影响力,通过联合社会知名人士建立基金会等方式,从资助智库人才培养、资助重要学术交流合作入手,并定期对资金账目进行公开。 

4.3.2 选题把握能力角度

智库应利用好整合后的人力资源,形成以研究领域为区分的题目分析小组,各小组持续关注所负责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实时动态,综合智库现有资源与研究进度给出题目选择。经过汇总后进行仔细甄选,选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研究题目,提升研究成果质量,这对于各类智库影响力都具有增强作用。此外,智库与各主体协作设立海外分支机构与代表处,开展对于当地民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增强对于国际形势的认知,便于智库选择符合国际化进展的研究题目,发挥国际影响力。 

4.3.3 成果传播能力角度

多主体协同模式下分两个途径推动智库成果传播能力提升:首先加深互联网传播作用,智库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协作,进行智库官网设计优化,利用卫星图像、实时地图、各类图表实现数据可视化,将研究成果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吸引访客;其次加强媒体合作,智库不仅要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国内APP为信息传播平台,还需要媒体协助进行海外社交媒体,如 Facebook、Twitter、Linkedln、YouTube的账号运营,实现社交媒体的国际布局,为发挥各类影响力拓展传播渠道。 4.3.4 受众认可度角度

智库应结合政府、媒体和图情机构的用户数据和服务经验对用户群体进行分类,建立用户档案,将智库成果按照不同用户群体的属性改变为不同深度、不同语言风格的产品或服务,以便与用户相契合,提高受众对于智库思想理论的接受程度,对智库的各项影响力形成提升。智库还应树立组织形象,可以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公益活动,或开展各类智库与民众的交流活动,使智库形成亲民、负责、有担当的社会形象,提升受众对于智库的评价,为智库发挥社会影响力、舆论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巩固用户基础。 

4.3.5 成果转化能力角度

推进智库成果转化首先在于成果质量的不断提升,智库可以联合图情机构、政府等机构形成多个研究小组,联合各主体对各小组研究成果进行过程公开透明的评判打分,对于优秀成果进行物质与荣誉奖励,从而激发研究热情,提升成果质量。其次,智库与企业达成合作关系,一方面邀请企业高管进行营销策略方面的授课,另一方面由企业协助智库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对研究成果进行包装,从而建立智库品牌形象,促使成果传播与转化,提升智库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最后应重视内参资政效果,不适合公开与众的政策建议要通过内参传递,智库与政府进行积极沟通,协作丰富内参内容,增加内参覆盖范围,提升智库决策影响力。 

4.3.6 产品市场成熟度角度

政府应承担中间人的角色,联合各主体搭建政策决策平台,通过该平台发布政策需求、提供内部信息,鼓励智库等专业政策研究机构发表观点看法,产生更多的政策分析角度,为智库提升决策影响力提供渠道。同时,各主体可选派代表建立市场监管协会,依法依规对于思想产品市场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防范不当竞争,为智库发挥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 结 语

目前我国智库的数量已有明显提升,但总体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无法与决策需求、实践进展、国际形势相匹配,现有的评价系统、管理体系等机制无法全面支撑智库建设。这些不足导致我国大部分智库影响力比较有限,且只能局限于国内。基于多主体协同的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对于智库打破发展困境,促进成果与转化,充分发挥自身咨政建言等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元主体协同视角,对智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智库影响力影响因素、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的参与主体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智库影响力提升机制,从资源水平、选题把握能力、成果传播能力、受众认可度、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市场成熟度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路径,为智库与各主体展开各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供借鉴。然而,基于多元主体协同视角的智库影响力提升是一个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综合性研究问题,本文仅对提升机制进行了理论构建,其具体运行模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运行效果也需进一步研究。


第一作者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胡梁
来源:《情报科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今日头条号
  •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9号湖北省电视大楼 邮编:430071
  • 联系电话:027-87329652 电子邮箱:JCYXX_TG@QQ.COM
  • 版权所有: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
  •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165号
  • 鄂ICP备14020307号-3

微信公众号